木麻黄是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。高可达30米,树皮暗褐色,狭长形条片状脱落;小枝细长,为灰绿色;花雌雄同株或异株,雄蕊黄褐色,雌蕊紫红色;果序为椭圆形球果状。花期4—5月,果期7—10月。
木麻黄原产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,中国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及南海诸岛栽培。 [15]喜光不耐阴、耐旱亦耐水湿、耐贫瘠、耐沙埋,适应性强,不拘土质,生长速度快,萌芽力强。繁殖以播种与扦插繁殖为主。
木麻黄是强阳性树种,生长期间喜高温多湿。适生于海岸的疏松沙地,在离海较远的酸性土壤亦能生长良好,尤其在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冲积土上更为繁茂。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最为适宜,而在黏重土壤上则生长不良。
木麻黄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的热带和暖亚热带地区、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。木麻黄在美洲热带地区、非洲地区和亚洲东南部沿海地区均有栽植;中国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沿海等地区有栽培。
适合造林
中国粤西和海南岛一般在秋雨季节定植,而福建沿海沙地则多在夏初雨季造林,也有春雨期栽植的。广东阳江等地用营养杯或营养篮育苗于8-9月造林,成活率达97%,枯梢率仅18%,而同期用裸根1年生苗造林,成活率仅52%,枯梢率达90%。造林密度,如在海岸前沿沙地营造防护林带,宽约20-30m,每亩宜栽植667株,株行距为1×1m。在林带后面造林,以生产木材和树皮为主,株行距离宜用1.5-2m。用裸根苗定植时,如在半流动沙地上,其植穴内应放碎块的海泥、塘泥或较肥沃的细土,拌细沙均匀后定植。如在冲风流动较大的沙地造林,起苗时每株要带宿土1-1.5公斤栽植。